ENGLISH
中文版
联系我们
珠算网

珠算的文化学术交流互动平台       

咨询热线:0574-8233-9999

在线老师:13777234005     

官网:www.zgzsw.org 网址:www.cctv22.com

邮箱:zgzsw1204@126.com 邮编:315300

QQ:2460557878

运营中心:浙江宁波慈溪中央大厦1323號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20世纪的慈溪“珠心算”
发布日期: 2020-9-16 10:58:11 点击: 2662

方国祥

       2000年离今天有20年了,有一件事却一直萦回于我脑际。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慈溪的几所学校通过“珠心算”教学,培养出一大批“小神算子”,在全省、全国乃至国际性的珠算和心算竞赛中,屡屡获胜,技惊四座,被誉为“神州风采”“中华一绝”。我作为见证者、工作者和研究者——长河区中心小学、慈溪市实验小学教师,任职16年的慈溪市教育局教研室珠心算教研员和慈溪市珠算协会副秘书长,无数次地被大家(包括各级领导和珠心算研究者以及对珠心算好奇的各界人士)问及慈溪“珠心算”如何起源、如何发展等。其实,早在2000年底,我在《“珠心算”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中详细地讨论了这个问题。在此,我对相关内容稍作整理,以飨各位有兴趣者。

  “珠心算”又称珠算式心算,就是运用珠算原理进行心算的一种方法。因此,说到它的起源,首先要从珠算说起。人类利用工具进行计算是一大进步,我国早在周代就有了“算筹”。所谓“筹”,就是一般粗细、一般长短的小竹棍。这种用“算筹”进行计算的方法叫“筹算”。当以“珠”代“筹”时,便有了“珠算”。珠算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它究竟起源于何时,至令还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据考证,“珠算”一词最早见于东汉末年徐岳所著的《数术记遗》一书。北宋“清明上河图”这幅画中的药铺柜台上就放着一架算盘,可见当时珠算已在社会上普遍使用。中国漫长的珠算文化历史留下了浩如烟海的珠算文献,珠算教学历代相传、惠播中外。新中国成立后,珠算得以改进提高,如“空盘前乘”“滚乘法”“一除得众”等珠算新方法的创立,对于提高运算速度起到了有效的作用。慈溪的“珠心算”教学就是在继承中国珠算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82年4月,慈溪县潭南公社省塘头小学的珠算兴趣小组在经过徐思众老师两年多的辅导后,学生掌握了“珠心算”,计算时脑子里出现了一面算盘(详见1992年11月22日《中国教育报》)。徐思众与慈溪县教育局教研室柴国勇老师一起分析研究,并与宁波市(当时称为宁波地区)教研室陈支山老师共同商议,把这种心算方法取名为“珠脑结合计算法”。同年,在地县两级教研室和珠算协会的指导、支持下,徐思众的学生徐青在宁波地区第二届小学生珠算技术比赛中荣获个人全能第一名。此后,徐思众的学生多次荣获全国小学生珠算通讯赛第一名。1984年7月,我推荐徐思众调入长河区中心小学,8月,他的学生在宁波与中国银行的计算器操作能手比赛中获得胜利,8月27日的《宁波日报》第一版发表了特写《红领巾绝技惊四座——六位珠算小能手鏖战计算器》,轰动了宁波。1985年7月他所教的潭南省塘头小学和长河区中心小学学生参加了中日少年珠算科技夏令营,徐群锋、许丽明在加减珠算和加减心算这两个项目中分别以170分、140分和170分、160分的好成绩荣获中国方两项第一名和两项第二名,获得日本珠算史研究会颁发的二等三席和三等六席的奖状、银牌,战胜了被称为“中国神童”的山西选手贾迎芳等,慈溪珠算名声鹊起。1986年,参加全国珠算优秀选手比赛经验交流会时,徐群锋通过与成人的角逐,荣获加减算第二名的好成绩,被授予“全国优秀选手”称号,徐思众在会上作了题为“算盘式脑算加减启蒙训练法”的学术报告。同年10月,他出席了全国珠算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提交了“算盘式脑算教学法”的学术论文。1987年,徐思众调到慈溪县珠算协会,任唯一专职的副秘书长。

  鸣鹤镇中心小学早在1973年就开始“三算结合”教学实验,直到1979年因全国使用统编教材而中断。1983年,慈溪县教育局教研室王庭芳老师建议该校继续坚持这项实验。叶善昌校长很快接受了这个建议,当年在一年级103名新生中进行“三算结合”教学,后来逐年发展到全校18个班。1984年,由陈支山和柴国勇两位老师提议,该校成立了课外珠算兴趣小组,由陆长森老师任教练。1985年起,由我的师范同届同学王卫达老师任教练。该校培养的“神算子”多次参加各类大赛,多次刷新全国纪录,获全国比赛金牌37块,省级比赛金牌85块。1988年2月5日鸣鹤镇中心小学沈洋等5名小学生应邀参加了浙江省珠算协会与浙江电视台联合举办的“西子杯”珠算式心算表演现场直播节目。1988年7月应浙江省珠算协会邀请,由王卫达、柴国勇两位老师带队的4名小学生在杭州参加与“日中友好珠算学生交流团”的友谊赛,击败日本珠算十段、九段高手,囊括全能前4名。同年10月,沈洋等5名小学生代表浙江省队参加全国珠算邀请赛,荣获团体第二名,比团体冠军吉林队仅少1块奖牌。从此,拉开了慈溪收获珠算、珠算式心算辉煌战果的序幕。1989年8月,参加在长春市举办的国家青少年珠算集训队选拔邀请赛,夺得了除算以外的6项第一。1990年7月,参加在太原市举行的国家珠算集训队选拔赛,共选拔队员15名,其中有该校学生8名,慈溪市共有11名学生入选,总成绩第一到第五名均为该校学生。1986年,由慈溪县教育局教研室柴国勇与陈支山、邱惠芬、王卫达、徐思众等老师承担的“珠算式心算训练试验”被列为浙江省普教科研课题。高王乡中心小学周利民、掌起镇中心小学陈兴国等老师也积极开展“珠心算”教学。1987年12月《“珠算式心算”训练试验报告》获得了浙江省教委颁发的1986—1987年浙江省普教科研论文优秀成果二等奖。此后,慈溪市教委教研室历届主任姚国辉、孙春涛、鲍旭明等在市政府、市教委的领导下,主持这项成果的推广工作,组织教研员和有关教师深化这项实验。1988年,柴国勇、王卫达撰写的《珠算式心算教程》在《浙江教育》杂志上连载。1989年,徐思众等编著的《珠算式心算技术》和《新编珠算》分别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和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1991年7月,鸣鹤镇中心小学珠算式心算教学研究成果通过鉴定,鉴定会由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和慈溪市教委联合召开,鉴定委员会由来自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吕型伟、邵宗杰、张孝达等11位专家、教授组成。1991年由柴国勇、王卫达、周利民、陈兴国撰写的《珠算式心算》,由宁波市电教馆制作成录像片,1992年送中国教育电视台,并在该台播放。

  慈溪市教委和教研室十分重视“珠心算”教研工作。1996年起,慈溪市的“珠心算”教学研究不断向深层次发展,并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案设计、教学模式、教学功能、教学手段、师资培训、课本编写、对外交流等各个方面有重大突破。

  教学目标研究 中国珠算协会制定的《全国珠算技术等级鉴定标准》(试行草案),规定最高等级为能手一级;《全国珠算技术比赛规程》规定比赛题的最高难度加减法为20笔8位数、15笔10位数,乘法为法商合计11位,除法为法商合计10位,还有传票算、账表算等要求。慈溪市教委教研室历任教研员和分管领导与各校教师经过多次修改,形成了分年级逐步达成的目标要求,既有看算,又有听算,明确提出了全市“珠心算”兴趣小组学生比赛的项目和题型,使各校教师有了统一的分阶段训练目标要求。

  教学方法研究 慈溪“珠心算”教学取得了惊人的效果,无疑有着独特的教学方法。1996年10月17日,慈溪市教委教研室举行了“珠心算”教学方法研讨会。会上,8位老师发言,会议要求会后把发言内容变成文字稿。通过修改,慈溪市教科所和教委教研室编出了《1996年“珠心算”教学经验专辑》,收入我市8位老师的11篇论文,其中绝大部分老师为首次发表自己的珠心算教学文章。这次活动对促进教师研究“珠心算”理论,增进各校之间的交流,改进“珠心算”教学方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以后,每年汇集“珠心算”论文就成了一项制度。

  教案设计研究 “珠心算”教师都很重视教学内容的设计。1997年3月,在教师们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慈溪市教委教研室举行了“珠心算”教师培训与教案设计比赛。我作了《怎样设计“珠心算”教案》的讲座以后,33名教师在2小时内各自完成了1篇紧密联系本人教学实际、可即时应用的教案,评出了一、二、三等奖10多篇。这次活动,为教案的规范化提供了实例,也引起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进一步思考。1997年第3期《珠算》杂志为此发了简讯《慈溪市教案设计赛》。

  教学模式研究 1997年9月23日,慈溪市教委教研室再次征集“珠心算”教学论文。明确提出,本次征集的论文主题为“珠心算”教学模式研究,包括“珠心算”教学体系的模式和“珠心算”课堂教学模式。1998年1月13日,在“珠心算”教学模式论文研讨会上,20多位教师发言,市教委副主任王骏琪等领导出席并讲话。会后,编出了《1997年“珠心算”教学经验专辑》,收入了28位教师的29篇“珠心算”教学论文。

  教学功能研究 1998年9月,慈溪市教委教研室开始征集以“教学功能”为主题的“珠心算”教学论文,结合《“珠心算”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这一教学成果的总结,展开了多次讨论,对200多名获得中国珠算技术最高等级能手一级的学生做了无一遗漏的追踪调查,并对近几年获奖选手做了调查分析,编辑了《1998年度珠心算”教学经验专辑》,收入了22位老师的21篇“珠心算”教学论文。

  教学手段研究 我们十分重视现代教育手段在“珠心算”教学中的应用。1995年,中国金轮集团金轮计算机有限公司周岳辉总经理投资开发“珠心算”教学软件,慈溪市珠算心算科学研究所所长徐思众和我一起主持了这项课题研究,周利民、陈祖明、陈长连、张益趣等“珠心算”教师参与了这项工作。在这项研究中,教师们获得了许多启示。1996年起,慈溪市各“珠心算”实验学校都配备了计算机,各类“珠心算”命题系统在“珠心算”练习和比赛中得到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也在不断尝试。1999年11月4日,市教研室在慈溪市第三实验小学举行了以“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珠心算教学中的应用”为主题的公开课活动,计算机大屏幕彩色画面在“珠心算”教学中展示出独特的魅力。

  师资培训 慈溪市教委教研室从20世纪80年代起一直重视师资培训,随着“珠心算”教学由小学向幼儿园延伸,因此,我们开始重视对幼儿师资的培训。如1996年,市教研室在4月9日、9月19日、10月24日举行了3次“珠心算”师资培训,参加教师112人次,其中幼儿教师达50名。1997年5月16日,市教研室组织“珠心算”师资培训,74名教师参加,其中幼儿教师达42名。1997年7月23日至26日,市教研室与市珠算心算科学研究所联系,邀请我市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免费参加了为期4天的全国“珠心算”师资培训班。

  课本编写“珠心算”教学是一个创举。从它的起源到发展,有许多教师在不断探索。中国珠算协会规定的全国比赛题型难度过大,要求过高,不适应小学教学。要推广“珠心算”教学,应该编写一套符合“珠心算”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课本,我市和各地的“珠心算”教师对此呼声日高。1996年,慈溪市珠算心算科学研究所徐思众老师和我合作编著了《珠心算》(慈准印证第96007号)。1998年,《珠心算》课本申报了国家专利,获得国家专利局颁发的专利证书(ZL98309244.3)。该课本后经改写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国内外出版社出版。

  对外交流“珠心算”已成为我市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慈溪“珠心算”选手多次在国内外重要场合表演,曾应邀访问美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1992年2月,由鸣鹤镇中心小学王卫达老师和3名学生组成的中国少年速算团应邀出访美国,在华盛顿、纽约、旧金山等城市进行了21场“珠心算”表演,任之恭教授看了表演后说:“我一生中遇到的惊奇事情很多,但最让我惊奇的是今天这场表演,中国人实在值得骄傲。”1993年8月,高王小学周利民老师和2名学生访问日本,表演“珠心算”。1995年3月起,徐思众老师得到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的多次接见,详细介绍了慈溪“珠心算”,还应马哈蒂尔总理的邀请为马来西亚培训“珠心算”师资200多人。1996年2月,香港心算专家胡成慕名来慈溪考察“珠心算”教学。1997年6月,徐思众老师应邀赴新加坡作“珠心算”讲座。1997年8月,台湾46名“珠心算”教师来慈溪参加“1997慈溪·台湾珠算心算教师研习会”,听取慈溪“珠心算”教师的学术报告。1997年11月,以慈溪市教委副主任王骏琪为团长的慈溪市“珠心算”教育交流团访问马来西亚,与马来西亚各界进行了广泛交流,还受到了马哈蒂尔总理夫妇的亲切接见。1998年8月,慈溪市教委副主任夏德朝再次率队访问马来西亚。1999年8月,台湾世界中国心算协会又派人来学习“珠心算”。

  随着“珠心算”教学研究的深入,慈溪“珠心算”教学不断推广。长河区中心小学、胜山镇中心小学、庵东镇中心小学、义四小学、潮塘小学、桥头镇中心小学、潭河沿小学、五星小学、精忠小学、龙山镇中心小学等学校都开展了“珠心算”兴趣小组活动。其中潮塘小学邹海燕同学曾获得浙江省小学组最好成绩,该校成为慈溪市教委命名的“珠心算”特色学校之一。省先进学校慈溪市实验小学从1994年9月起,坚持开展“珠心算”教学实验。1996年9月新成立的慈溪市第三实验小学坚持“珠心算”普及教学实验,全校883名学生人人学“珠心算”,人人会“珠心算”。1999年4月23日,首届三年级279名学生参加全国珠算技术等级鉴定,有267名达到普通六级、8名达到普通七级、4名达到普通八级。鸣鹤镇中心小学从1988年起,有2024名学生获得中国珠算技术等级证书,1995—1998届毕业生获得能手一级——普通六级证书的学生达95.38‰。省示范性幼儿园慈溪市实验幼儿园、慈溪市机关幼儿园和城乡大批幼儿园都开展了“珠心算”教学。慈溪市珠算心算科学研究所面向社会开展“珠心算”培训,1995年起各期培训儿童已达4809人次。慈溪市“珠心算”教学从村校、乡校发展到城镇学校;学习“珠心算”的学生从农村延伸到城镇;“珠心算”执教老师有农村的老教师,更多的是刚从师范毕业或毕业不久的新教师。这充分说明了慈溪“珠心算”教学模式适合于一般的学校、一般的教师、一般的学生。有关专家郑重指出,慈溪“珠心算”教学成果已“推广到省内11个地、市,全国20余个省、自治区的几十万名学生中”。1999年3月,我代表慈溪市教委教研室撰写的《<“珠算式心算”训练试验报告>应用推广总结》获浙江省教委颁发的浙江省首届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推广奖(全省共5项,不分等次)。

  “珠心算”教学作为慈溪教育和浙江教育的一大特色已名扬海内外。1992年11月22日,《中国教育报》在第一版以几乎整版篇幅发表长篇报道《在算盘上起飞》,专题介绍慈溪“珠心算”。1993年10月,从鸣鹤镇中心小学毕业的云龙中学学生王青在日本东京荣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心算冠军。1993年12月,在韩国汉城举行的世界计算技术竞赛中,“中国宁波慈溪珠算竞技代表队”参赛,从高王小学毕业的高王中学学生张科囊括中学组4枚金牌,掌起镇中心小学学生陈光辉在小学组4项比赛中获得3枚金牌、1枚银牌,鸣鹤镇中心小学学生王益兰获4枚铜牌。《文汇报》《浙江日报》《浙江教育报》《珠算报》等几十家国内外报纸曾多次报道慈溪“珠心算”。1995年7月31日,《人民日报》在“新闻人物”专栏发表了《徐思众“神算”播海外》。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来我市拍摄了《珠象心算》《神算子》等多部电影、电视片,在中央电视台多次播出,有的还在日本、美国的电视台播放,《珠象心算》被译成7国语言发行到中国驻外使馆。

  慈溪“珠心算”教学的实践研究已获得了许多理论成果,除上文已提及的外,1996年徐思众编著的102.6万字的《中国珠算心算大全》由杭州大学出版社出版,1998年被浙江省委宣传部等单位推荐为“改革开放20年来浙版百部精品书”之一。1998年上半年,我与慈溪市实验小学周利民、慈溪市第三实验小学陈祖明、鸣鹤镇中心小学王伟东、高王小学张益趣组成了慈溪市教委教研室课题组,请这4位一线的“珠心算”教师提供了素材,我执笔写成了2万多字的课题报告《“珠心算”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当年9月,该报告通过了由中央教科所、上海教科院和省内周卫、金宝成、邵宗杰、刘力、唐华珩、曹立人、岑申、夏明华、应畏之等专家组成的鉴定组的鉴定。鉴定书指出:“鉴定组成员在严格审核该项研究的全部资料,认真听取研究组成员报告和现场考察的基础上,经充分讨论,一致认为这是一项非常优秀的教学研究成果,研究理论依据先进,设计构思合理,操作程序简明,取得成效显著。研究成果不仅可以减轻学习负担,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而且在理论上丰富了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数学信息加工理论,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鉴定组认为,该项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水平,有较大的应用推广价值,建议申报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慈溪市人民政府和慈溪市教委一向重视“珠心算”教学实验,曾多次召开会议支持这工作,推广该项成果。我应领导要求代拟了一个文件,就是1998年12月6日慈溪市教委发出的慈教[1998]200号文件:《关于在全市小学推广“珠心算”教学成果的通知》,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典型作用、重视师资培训、注意教材使用、加强组织领导等五项具体要求。1999年10月,《“珠心算”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被授予浙江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等奖,我们课题组5位教师均获得了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一等奖证书,我的证书上还注明了“第一完成者”字样。

  为了向全国教育界同仁提供一份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鲜活的理论底蕴的第一手材料,更广泛地推广“珠心算”教学成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又在课题报告的基础上写成了一本教育著作《“珠心算”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全书12.7万字,共7章。我执笔写了第一章,我市“珠心算”教学的起源和发展;第二章,“珠心算”教学理论研究;第三章,“珠心算”教学的实践模式;第四章,“珠心算”教学的教材特点;第七章,“珠心算”教学的功能特点。第五章“珠心算”教学的成功经验,由我收集和编辑了一线“珠心算”教师周利民、史婉珍、朱立孟、张益趣、陈祖明、张迪辉、邵登高、徐仙波、邹伟权、陈长连、胡迪波等的教学论文;第六章“珠心算”教学的典型教案,由我收集和编辑了邹丽园、华春丹等8位“珠心算”教师的原创教案。该书还收录了“慈溪市学生获全国珠算技术最高等级能手一级简况”和“慈溪市‘珠心算’选手1993年—1999年获奖情况”。

  慈溪市教育局编的《慈溪市教育志》(2016年6月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附录唯一的“专记”几乎全文收录了《“珠心算”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第一章《我市“珠心算”教学的起源和发展》。教育志是指记述某一地区教育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著作,感谢编者收录了我研究20世纪“珠心算”教学的旧文,使关心慈溪教育史的同仁有机会了解这段往事。现在,20世纪受到“珠心算”教学和训练的学生已经是中青年了,最早的“珠心算”选手潭南省塘头小学毕业的徐青已是博士、中国科学院大连物理化学研究所教授。跨世纪以来,慈溪“珠心算”教学又走过了20年历程,2012年4月,慈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了【2012】69号文件:《关于重整珠心算事业打造特色文化教育品牌若干意见的通知》,以推动慈溪新一轮“珠心算”的发展,再一次深入研究“珠心算”教学功能的极好时机已经来到,真希望有关方面集聚一定的人力、物力,写出一个具有科学意义和教育学意义的调查报告,写就辉煌的慈溪“珠心算”新篇章。


返回
珠算文化 | 技能培训 | 组织比赛 | 师资力量 | 查询系统 | 新闻动态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Copyright©2014  慈溪金色帕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地址:浙江宁波慈溪中央大厦南幢1323号

全国统一热线:400-999-1204  电话:0574-82339999  邮政编码: 315300

技术支持:易商网络  备案号:浙ICP备14032459号  浙公网安备33028202000081